2007年11月1日 星期四

[案例]女建築師安郁茜的家

我非常喜歡民生社區的尺度,不像台北其他巷弄被過度開發,綠意不見了,人跟人的尺度也變的很擁擠,民生社區裡的房子,出了名的擁有全台北市最多的綠意與公園,內縮的建築立面,為住家爭取到最大的距離,這樣的尺度是剛剛好的。我家也住再這一區的附近,常有事沒事就往民生社區逛逛,最喜歡的區域是富錦街附近,沿著鬱鬱蒼蒼的林蔭下,陽光灑落,整個街道稀稀落落的光影呈現,散起步來很是舒服。

雜誌裡介紹的老師家更是豪氣的擁有整個台北市的天空,掿大的空間裡,退縮的大面積陽台,種著小葉欖仁與紫莖芋,老師所有的,是豐富的生活空間。

下片這兩本雜誌的介紹,寫的很棒安老師的回答也很妙,值得一看。

圖文由《Shopping Design》雜誌提供

(採訪.撰文=盧諭緯) A House with Nature, Friends and Happiness

我的朋友,學生,和我自己都是我家的一份子。

在實踐大學設計學院任教的老師, 超歡迎朋友和學生來家裡玩,同時在乎自己要有獨立的空間, 於是她為她的家變了個不可思議的魔法……

這個家擁有自己的天空和花園

陽光下,小葉欖仁正抽出新綠的葉,紫莖芋的闊葉隨風搖擺,空氣中有股淡淡野薑花與百合的混合香味,腳 底下傳來水泥粉光地板的冰涼感,握著一杯普洱茶,都市生活中的緊張,在進入安郁茜老師家中時,突然間得到放鬆。「當你不關心自己的私人生活(don’t care your personal life),或不反省自己生活的時候,你活著又有什麼意義呢?」目前擔任實踐大學設計學院院長、擁有美國建築師執照的老師,對於「家」這個空間的規劃, 既理性,又感性。 不想被房東干涉太多,希望生活更有品質,五年前老師決定買下屬於自己的房子,騎著摩托車,從天母開始,仁愛路、和平東路、小時候居住的溫州街,最後在民 生東路找到這間二十多年的老房子。「通風、朝南的坐向,光線可以進來,還有可合法使用的加蓋頂樓,外在環境的生活機能強,又有可悠閒散步的綠意人行道,沒 有比這更棒的選擇了。」 「我剛開始在做這個家的設計時,我問我自己:此刻,在我這個年紀,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什麼?」喜愛下廚招待朋友的老師說,社交空間是必要的,大廚房也不可 缺,但也要照顧到自己的隱私生活,所以一定要有大浴室、有衣物間(walking closet),更要想辦法在寸土寸金的空間裡,爭取陽光與樹,在忙碌時有個可以深呼吸的地方。老師說,通風採光是最重要的風水觀念,但絕對不是神祕的 那件事,反倒是很簡單的,「就是要解決房間的窒悶感。」 通通打掉!老師花了兩個星期撕掉黏在牆面多達六層不同花色的壁紙(台灣屋主常幹的勾當,不解決根本問題,每找一次新房客之前,就貼一層新壁紙),拆除制 式三房兩廳的隔間,讓房子恢復最原始的結構樣貌,一切重新開始。兩層樓的格局,樓上約25的環境,有書房、有臥室,當然還有不可少的大浴室及衣物間。樓 下30空間,就是招待朋友用的客廳,以及開放式的廚房,再加上一間衛浴及一間客房,每個角落都是談心的好地方,老師說,曾經有過50多人來家裡玩的紀 錄,連浴室的澡缸,都有人窩在裡面聊天。 老師的想法與一般都會人的想法不同,多數人改格局是為了爭取室內使用面積,老師反而敲掉部份屋頂樓板,把客廳向內縮,形成了貫穿兩樓高的開放空間,種 上小葉欖仁,打造了一個看不到對面房子的小庭園,早上面對陽光綠意喝咖啡,晚上悠閒的看星星,「我擁有自己的天空。」老師笑說,這個工程浩大的夢想行 動,「敲下來的水泥磚塊,總共運了17輛卡車!」 「家的熱鬧是由人來創造,而不是透過房子各類豪奢裝飾完成。」老師說,外面的世界已經夠忙夠煩,家是讓人回到最沈靜狀態的地方。 一杯一盤,一桌一椅,主人親自為客人做某些事情,照顧到客人覺得開心,是老師覺得「家」這個空間最有價值的事。 同樣以水泥灰為基調的樓下浴室,不僅照顧客人來訪的盥洗需求,人多的時候,還可以變成另一個幾個人的談心角落。 開放式的空間,一眼就可以從客廳看到廚房,老師痛很把電視放在所謂的客廳,她覺得真空管推送的樂聲與人聲,才是家該有的聲音。



坐在屋裡,聽風的歌

一般人總是封以緩慢速度進行的事情,像縫紉、烹飪、閱讀、植栽、做木工,都是安老師喜愛從事的活動。玄關、 小庭園、與多功能的開放式空間,還有當作工作室的後方小陽台,有層次的格局,不但讓每個居家活動都有對應的適當空間,動線安排上,也巧妙地考慮到室內空氣 流通的順暢性,例如後方的小陽台,與鄰居相連的牆面,老師還是做了扇窗戶,就是為了讓更多的空氣流進來。沒有穿堂風帶來的惱人頭痛,在徐徐的涼風中,體 驗生活的美好。 兩層樓的空間妥善分割成公共與私人兩大區塊,由於是一個人的獨居生活(加上兩隻貓),能夠眼觀四面、耳聽八方的安全動線很重要。保持乾爽的浴室、朋友來時 方便聊天及下廚的廚房,還有自己寫作思考的書房,則是老師家中最重要的空間配置。


為自己的生活,設計自己的房間

一個人住房子,不需要太大,剛剛好就好。老師每天花最多時間待的地方,就是書房,以前租房子的時 期,喜歡邊燉湯、邊看書寫作,變成兩層樓的格局後,樓上空間少了廚房,卻有了更明亮的書房,桌面前一排的窗戶,有陽光灑入。不同於樓下以灰色的主調,來襯 托人的熱鬧,樓上的空間中,木地板、木門、木頭櫃,平衡了一人獨居的冷調。朋友及學生開Party的喧鬧,走上樓,拉上門,這是老師的異想世界。 女性運動代表人物吳爾芙(Virginia Woolf)著名的講稿《自己的房間》,啟發了眾多女性的自覺,老師也是其中一位。在老師25的私人空間裡,書房、主臥、小起居室、衣帽間、浴廁和 小陽台,處處看得到她針對自己生活需求的空間規劃和細心落實。


圖文取自
Shopping Design》與非凡新聞雜誌。

3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好漂亮的家

Geca 提到...

歡迎你來!!

匿名 提到...

安老師好像是我高中數學家教班的同學,很久以前的事了。喜歡她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