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蕭青陽三度入圍葛萊美設計獎,今年以《故事島》入圍金曲最佳專輯包裝,最後輸給《感官/世界》。27日他坦言「打擊很大」,「像被打了一巴掌,很 丟臉。我感謝葛萊美,想為台灣唱片努力,但台灣不愛我。」他說,爸爸氣到住進雙和醫院,5個助手也懷疑起自己,工作室當晚決定休兵關閉。
「我太有自信了,以前都沒帶父母去美國,這次想拿獎來當孝心,才帶爸爸和小孩去典禮。結果,回家後,小孩情緒受影響,半夜被哥哥通知,爸爸進醫 院。我很想跟爸爸說對不起,他都70多歲了。金曲獎不該讓我入圍,又傷害我。」
他情緒低落得近乎瘋狂,猛怪自己過於投入《故事島》,連朋友都警告會造成反效果,「我可能衝昏頭,發狠創作,但是我是想為台灣唱片表達心意,可以 反駁下載,買實體唱片。但我錯了。」「我不知道要怎麼跟助手解釋,我說『努力創作,在台灣不寂寞』,現在很寂寞。」5位助理情緒矛盾,離開他公司。他說打 擊很大,但仍恭喜得獎人。據悉,他已接下蘇貞昌選舉設計。
該獎項召集人柯鴻圖說,有評審認為《故事島》在市面上流量少,被稱「流行類」資格不足,若在傳統類一定能拿獎。
看到上一篇更新的時間已經是一個多月前的事情,才驚覺時間過的好快。
新一代設計展今天結束了。
今年很不一樣,去當了數位媒體組的評審,雖說我不是視覺傳達出身的背景,但是看設計的道理倒是相通的。今年看了十幾所學校學生的作品,有30多件入圍複選,坦白說挺令我失望的是今年的議題一半以上都與綠色生活、環保相關,而表現手法大多也與最時興的「中國水墨」風格,若把這些雷同的作品通通去掉,那大概也只剩下10幾件比較有趣的作品而已。
太滿了。
評完的感覺就只有三個字:「太滿了」。每個學生都竭盡所能表現自己的技巧,原本很有意思的腳本也被東添西加弄得滿滿滿,看不出要表達的原意是什麼,很可惜,倒是數位技巧的成熟度很令我驚訝的好,這代表了什麼?難道這些人將來都要走向多媒體代工?這些看不見心靈的作品,很讓人擔憂。
其中我的第一名是個女生獨立製作的「短片」,非常短,大概只有30秒吧,鏡頭一拉開,是個白色的北極熊在唱歌,他引用了真善美裡告別的那一段farewell歌曲,用極可愛的童音唱著farewell,鏡頭越拉越遠,北極熊站在一塊冰上,拉的更遠,是站在一塊小冰上。歌聲完了,北極熊用可愛的模樣睡著了,冰,沉了,北極熊也落入海裡,咕嚕幾個泡泡出現,牠死了。
不用說,卻很清楚的表達影片的精神,在全球暖化的影響下,北極冰山融了,北極熊也瀕臨絕種。我在看的時候其實本來一開始制約的以為會是一個長達3分鐘的短片,沒想到這麼短,卻如此震撼,我很喜歡。不過,她沒得金獎,因為評審們認為太短了。很可惜。
在上星期發表的最近生活雜想那篇文章裡頭有寫到一些關於IKEA的觀點,擔心全球化的連鎖加盟店影響的範疇,將不僅是在地化的風格小店一一被併倒,關於生活的選擇也將越來越無趣,不巧正好看見在西雅圖凹凸鏡的支持在地產業也是一種環保實踐這篇文章,裡面有很多的觀點我有很深刻的體認,也正好把我那天沒說完的話說完了,節錄原文佳句如下:
「一個貨真價實的在地產業與外來連鎖企業最大的不同,在於其所需的原料、勞工都來自於當地,製造的成品大部分也在本地銷售,於是,本地產業的產銷過程與跟外來連鎖企業最顯著的不同,就是省去了大量的長途運輸需求,而運輸的減少,代表了對環境破壞的減少。」
「全球化的結果,讓一件平凡的商品內涵都有可能十分國際化,例如中國大陸的礦石場所產的石材,可能被運送到義大利進行雕琢和加工,再運到美國南部的工廠進行包裝,再運到紐約的某個建築基地成為高級的地板石材。這整個運輸過程的能源消耗之大可想而知。」
「如果大部分的人在大部分的時候所消費的都是大量製造、單一品牌的產品,撇開文化及或環保問題不說,這樣的生活還有什麼樂趣可言?而如果大家不盡量支持在地產業,我們很快就會進入一個不環保又無趣的世界。」
「台灣已經不折不扣的成為美國企業的殖民地,……….台灣引進Costco的量販模式和部分商品也就罷了,難道還真的得消費跟美國一模一樣的商品嗎?台灣 的生活模式和美國人是那麼的不同,怎麼可能會需要一樣的東西?」
↑台灣環景系列1
【雜一】
這兩天搞花布枕搞的很累,一方面年底了,事情特別忙,一方面我畢竟不是專業網路賣家,參考這參考那的,體認到買賣其實也是一件挺專業而且很繁重的事。
最近忙著跟一些大的通路業者合作,洽談自有商品的規劃,其實自有商品在這年頭變的越來越多,姑且不論品質,舉凡屈臣氏、大潤發、家樂福等等,就連最近的7-11也都開始賣自有商品了,大者恆大,整個消費結構在迅速改變,中小型的企業,也被這波潮流節節逼退。這現象也同樣的反映在家具家飾市場上,就像全球的平價家具IKEA,同樣也是主宰了全球太半人類的生活場域。
我很愛IKEA,所以以前寫了親愛的,我把IKEA家具大變身了、租屋族IKEA必敗單品推薦、IKEA 花花搖椅Lillberg Rocker等文章,但是從去年開始寫部落格以來,每天在網海中蒐羅,卻發現了一個現象,當然,大家都喜歡IKEA家具具設計感且具創意,並且時時翻新,成就一個「理想家」的面貌,但是,越來越普及的結果,卻成就了每個人都是一樣的生活空間,IKEA主張快速且平價的設計消費觀,我還記得在幾個星期前的Traveling & Living提到一則經典的廣告,一款被主人丟棄的燈具,在暈黃的路燈下暗暗哭泣,經過夜晚刮風下雨,對比原來主人的窗子,有了一個嶄新的,悲情的音樂,正當我看的入神的時候,突然殺出一個中年男子,拿起了那盞燈說:「以為那枱燈很可憐的人,你一定是瘋了。它並沒有感覺,而且新的確實比較好」,完全的把IKEA的精神詮釋的淋漓盡致,而且讓人印象深刻。
還記得以前第一次到學校甄試時,對學校校門口的印象,跟光復路上的檳榔西施一樣的鋁門材質,小小的警衛亭裡,擠了滿滿的2、3個警衛,我想,這學校果然是以理工起家的,完全的注重實用性-遮風避雨,也反映學校「常年務實」的經營教育,在門面硬體的經費上,並沒有花太多的預算。
剛進來的第一年,參加學校的校園規劃小組,主軸是希望透過設計,能夠慢慢的改善校園的環境,提升整體視覺形象,才第一次就參與了警衛亭的設計。小小的警衛亭其實是很小的案子,功能需求也很簡單,但是需要強而有力的設計構想,不過最讓我興奮的是,可以在「太歲頭上動土」,全校最重要的警衛亭,如果能夠用自己的想法打造,也算地標重建吧。至少在幾年以後,從回校園,可以說: 「這是我做的設計」。哈哈。
回想起當初參與小組的幾個同學,無不卯足了全力,在造形上精益求精,用形式詮釋學校的精神,光是設計提案就歷經了好幾次,不滿意,再提,也蠻好玩的,沒有事務所緊迫盯人的時間表,沒有預算執行的壓力,就提概念而已,雖說我也碰到好幾次的瓶頸,因為我先入為主的認定一個以理工起家的學校,它必定有他的限制,要夠豪華,要展現科技感,所以一開始我是參考了竹科大門與清華的校門,因為在這兩者中間,總要有些空間的呼應,要大大的薄膜結構,方能彰顯氣派,但是成果連自己都不喜歡,想當然爾,也沒被採用囉。
後來,仔細想想,這學校雖說還蠻新的,但是過度發展的空間已經變的好擁擠,每個建築物都罷氣又驕傲,實在不需要再錦上添花再加一筆,審慎觀察基地,超過一公尺的坡度是最大的特點,我想做一個沿著坡度,緩緩上升卻不喧嘩的警衛亭,混凝土量體隱含在綠意草坪下,前面種植細的桂竹,象徵學校的植物,因為玻璃盒日照強烈,做了錯落的木格柵遮陽,儘量的兼顧功能與設計,我記得提設計案的時候,我還浪漫的在草坪上做了一個小小的裝置藝術,新竹風大,小風車會隨著緩緩舞動搖擺,當然,這樣ㄍㄠˊ工的設計最後沒有被採用。最後設計果然通過了,而且,沒有做大幅度的修改,僅材料的更換而已。
後來雖說因為車道的關係縮減了後端的量體,結構因施工方式略為調整,原本要預鑄的建築也改由洗石子代替,但成果還不算接近原意。雖說後續的延燒風波不斷,開始有人在BBS上批評「與土地公對峙,破壞校園風水」、「毫無科技感,無法展現大器」等等,至少校門有了新意,也就無法顧及這麼多了。
後續我記得還幫學校事務組陸續規劃了校園標示系統全部17座系館標示牌,用繡鐵板折出來的不同的角度,遠遠的看去,映著綠樹好像許多的舞者低調的身影,還有聯合大樓的立面設計與前方停車場,總覺得做了校門,那後面的聯合大樓立面也給他改一改,還有胎死腹中的環工所教室等等,雖說有的有做有的沒做,但是還算好玩。至少,在學校裡留下了些回憶。
最近常常在街頭漫步的時候,看見了房屋
44屆金馬落幕了,色戒果然不負眾望,是最大的贏家。
在我看色戒前,並沒有觀看相關電影文章,只是因為單純的喜歡張愛玲的舊上海風華,至於迴紋針式的性愛畫面也僅是聽聽而已,因為並沒有預設立場,所以打從一開始踏進電影院,只想輕鬆的看一部電影而已,這是當媽媽以後小小的願望。隨著攝影運景的角度緩緩移動,藍綠與黑交錯的華麗家飾煞是美麗,湯唯身上開高衩的旗袍更是經典,合身的旗袍下所包覆的肉體充滿情慾挑逗的意味。李安整齣戲我覺得最棒的地方就是他選定了湯唯,以一個從未演過戲的新人,觀眾對他的觀感是全新的,沒有舊角色的影子,更能緊緊抓住「王佳芝」的靈魂。整場戲劇節奏抓的很好,雖然不曾參與那段歷史,也因為了解,格外能夠引發情緒的共鳴。
前兩天金馬頒獎,我全程看完了,最深刻的一幕是湯唯在最後頒發最佳電影時因為情緒激動,哭了出來,我能了解她的哭泣,是因為併盡全心努力後的不捨,一種極度壓力後重生的感覺。李安形容拍色戒的力量來自於心裏頭龐大的業障與壓力,面對身為台灣人在國際間所受到的委曲,以及他父執輩來自於中國江西,生於台灣所形成的一種性格矛盾與偏執,他的電影也特別能夠引發外省籍或第二代的共鳴,也難怪那天我去電影院,也有許多的老伯買票入場觀賞。一個導演能夠走出全新的自我風格,實屬不易,很多導演都是橋段的模仿開始的,有更多卻一輩子走不出自己的風格。那天,我們在討論風格的養成該如何,我深信「誠實」是不二法門,再創作的過程中,是需要誠實的面對,誠實的述說,誠實的觀察的,看似簡單,其實也非常的不容易,李安做到了,真不簡單。色戒還沒下片歐,還來得及去看。
今天要推薦三篇好文章。
這是我在其他網站上看見的部落格連結,後來就常上去看看主人的文章,不知道你的身分是不是跟我一樣也是一位母親的角色,如果是的話,那真的太棒了,我相信你會喜歡的。
自從當了媽媽以後,生活有了很大的不同。睡眠減少是一定的,但我覺得到還在可以控制的範圍,所以沒有覺得辛苦,女兒剛剛滿週歲,聽起來很小,但也開始他想要探索這個世界的慾望了。順著她的個性成長,一起參與我們的生活,一起再一次長大的經驗很有趣,好像重新認識了自己的五感,她很喜歡黃色的布偶跟綠色的小積木,喜歡挑戰各種高度……或許這又是我喋喋不休的雜念,卻又值得我一再細細回味。
在網路上看到這個活動,我心目中的WONDERFUL HOUSE,想了兩天,把它寫下來,不過網頁好像怪怪的,無法上傳,再試試看囉!參賽內文如下:
沐浴在清晨的陽光裡,中庭裡的櫻花樹婆娑舞影,空氣裡飄來淡淡的桂花香氣,混著茶樹的清新,坐在木質躺椅上,我握著淡黑咖啡,等待刺眼陽光升起,朝霧散去的那一刻,新的一天正式開始。
是的,這是一間坐落在市郊的山坡上,被樺木林所圍繞的一間磚砌刷白的回字形平房,木作的屋頂向內傾斜,家的正中心其實是一個充滿陽光的庭園,櫻花樹,在四季的交迭裡,用紅花、綠葉與枯枝來報曉。大大而充滿陽光的廚房,沉木的餐桌,是家人說話、聆聽、吃飯、看書的地方。延續廚房的牆面,是收藏書的區域,錯落了或單或雙的沙發與單椅,隨處都是可以閱讀的空間。牆面上的Tivoli Audio CD音響,清澈的音質,傳來的音樂,總是讓人再再的感動與震撼。
我喜歡熱鬧,自然,周末家庭的社交活動依然熱絡,沒有了咖啡店的窒悶喧囂,邀三五好友做菜談天、吃飯喝茶,再者,女兒的Play Group夥伴們也可共邀留宿,家是活動的背景,填上了各式各樣的色彩,方能彰顯它的魅力。喜愛旅遊的我們,每年,舉辦國際的交換住宿活動,邀請不同國際的旅人與我們交換這間獨具風味的房子,藉此,我們足跡更踏遍全世界的城市,這家,不僅豐富了我們的生活,更豐富了我們的視野。
↑在3D還沒學熟之前,以手做模型來表達設計的空間感。
整個設計的主軸是內斜的屋頂與中央庭園。
↑正立面的分割,還很騷包的做不規則分割與有角度的內斜屋頂。
↑平面設計圖,前面是公眾空間(客、餐廳),後面是居室。
↑基地配置圖,以前好認真,還用手繪一大張。
你心目中的WONDERFUL HOUSE是長的什麼模樣呢?
今天突發奇想來聊喝茶,GECA每天都會經過附近里長家的中藥行辦公室,常會看到有人在裡面詢問事情或喝茶聊天,讓我想起前年隨著長官下鄉到美濃,長官的父親是位老里長,在三合院的廂房招待我們喝茶的一段往事,記得當時正值炎夏,美濃的天氣悶的不得了,爆熱的廂房裡,加上簡易瓦斯爐煮的沸沸熱水,簡直快昏倒,要命的是,遞給你的熱茶,還是剛剛泡開的台灣鐵觀音,燙手的呢。
在台灣,老一輩的觀念裡,喝茶是很重要的溝通方式,臺灣的茶也是世界有名的,不論是鐵觀音、烏龍、碧螺春等等,都是甘可潤喉的茶種,猶記得我外公在還沒中風前,每每到了晚上,總是守著那張厚重的原木樹頭桌,逢人便招呼:「來來來,喝茶!」,伴隨喝茶的瓜子、點心,一應俱全,濃濃的人情味,在茶香中遞延。也因如此,雖然我也嗜喝咖啡,對於「喝茶桌」的那份情感,總是很溫暖的印在心中。
設計師如果聽到業主要把一顆巨大的樹頭放在空間裡,我想,設計師的血壓一定飆高,怎麼放阿,這麼大一顆,又不規則,十之八九的設計師應該都會力勸還是不要放吧。其實如果重新審視桌子的造型,他並沒有這麼糟,仔細觀察,通常這樣的喝茶桌,高度較低,原木的質材,為了清潔的考量,都會上一層厚厚的透明漆,桌子的高度會讓人覺得很親和,如果是我來處理,我想我會保留桌子的原型,把透明漆刮掉,換掉椅子,因為桌子已經很線條很複雜了,椅子可以簡單一些,再來,就是地坪的選擇,跟原木喝茶桌最好搭的就是水泥粉光,方能襯托它的形式,再來就是茶杯茶具的選擇,以及一些軟性的材質搭配,例如茶點茶盤,用木頭的質感也很不錯。風格,本來就是具有調整的空間的,非得要全世界都一致不可阿。
我老公聽到我要寫這篇文章,他說:「好台歐。」對阿,我想,全世界不會有人跟台灣人一樣把一棵樹頭放客廳中間,招呼你來喝茶吧,這就是台灣阿。哈哈
整個船塢是不銹鋼體,外表設置了框架,給不同品種的原生藤類植物攀爬,時間會持續改變船塢的外表,直到被植物隱藏起來。這個project我覺得很成功的地方,把藝術創作時所需要的「空間的暫時脫離性」,透過基地的選擇(在塞納河中間),表現的很好。
這兩段文章,一段是我自己的觀感,一段是一個設計師的案例,其實他們的相似之處,只是地理條件的相同而已,但是,食古不化的補助制度,鼓勵水泥護欄的興建,卻扼殺了埤塘的最後一線生機,成就了乾旱的桃園。
↑這是我再機場附近拍到的埤塘,很大,像湖泊一樣。那天天氣正好,湛藍的水面,看的見遠遠的飛機起落,風很大,很舒服。
網路真的很奇妙,改變了人與人間的距離這麼的快速,街道上人跟人說的話少了,網路的留言多了,真真假假,彷彿謊言也變的真實。
我是一個網路的重度使用者。常常在想這些素昧平生的網友在家裡,是不是同我一樣亂亂的敲著鍵盤,爽快的喝著冰淇淋咖啡,穿條短褲,不時還回顧睡在床上的BB(怕她掉下床來)??到底,網路線的那一端,牽動我情緒的會是誰??我每天在關心的blogger們,是在怎樣的空間寫下來的呢??想知道嗎,來亂亂猜一下吧。
來源:FLICKR
滑鼠在左邊→左撇子
應該算細心→IPOD的電源有貼膠帶,防止掉落
因為對他很重要→有IPOD跟大喇叭
不愛髒亂→桌子算乾淨
重視功能性的需求或重度網路使用者→既然有了NB,卻外接鍵盤滑鼠與螢幕
屬於細心、有點自閉又帶點潔癖的個性
貼滿貼紙→想像力或創造力旺盛
小玩具或公仔→保持赤子之心
桌上有眼鏡與手機→不拘小節的個性,打包票絕對不可能有潔癖
電腦桌窩在小小的框架裡→有宅男或宅女的傾向
屬於創造力或精力旺盛、不拘小節的個性
來源:FLICKR
貼滿工作的LIST→看起來像是會把工作帶回家的工作狂
桌燈的位置→需要長時間以及夜晚工作
工作表格與月曆→工作量很大或專案執行進度的壓力
乾淨的電腦桌面→喜歡有秩序的生活
屬於生活井然有序、工作有條不紊的個性
「辦公桌論命」這遊戲很好玩,有時候出去開會,多花點時間稍稍觀察一下其他人的使用空間,或許,很多事情的執行進度就事半功倍了。